近年來,免疫療法使免疫系統能夠攻擊腫瘤細胞,從而改變了癌癥治療方法。然而,只有20-40%的患者對免疫治療有積極反應,并且這些比率因不同類型的癌癥而異。預測哪些病人會對免疫療法有反應,哪些不會,目前是一個非?;钴S的研究領域。迄今為止進行的許多研究都集中在腫瘤的特定特征、微環境或患者的免疫系統上。因此,目前尚不清楚所提出的生物標志物中哪些代表相同的潛在因素,或者有多少獨立因素影響這種治療的有效性。
巴塞羅那IRB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五個關鍵的獨立因素,這些因素決定了患者在接受檢查點抑制劑(CPIs)后的反應和生存,CPIs是一種廣泛用于癌癥治療的免疫療法。這些發現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為當前和未來免疫治療反應的生物標志物提供了參考框架。在未來,它們還可能為癌癥個性化治療帶來重大進展,幫助更準確地識別那些可能從免疫治療中受益的患者。結果表明,患有某些類型腫瘤的患者,目前不被認為是免疫療法的候選者(如肝癌或腎癌),可能會從這種治療中受益。
由巴塞羅那IRB生物醫學基因組學實驗室Núria López-Bigas博士和Abel博士González-Perez領導的團隊與來自幾個國際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通過對479名接受CPIs治療的轉移性腫瘤患者的基因組、轉錄組學和臨床數據的綜合分析,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些數據來自荷蘭哈特威格醫學基金會生成的公共數據庫。
“我們使用無偏見的方法分析了數千個分子和臨床特征,并確定了影響免疫治療反應和患者生存的五個獨立因素,”巴塞羅那IRB ICREA研究員López-Bigas博士解釋說。
免疫治療的五個要素,五個關鍵
確定的五個因素是:腫瘤突變負擔;有效T細胞浸潤;腫瘤微環境中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的活性;患者以前接受過的治療;以及腫瘤的增殖潛力。不同類型癌癥中的這些因素與對CPIs的反應相關,并已由作者在六個獨立隊列中驗證,共涵蓋1,491名患者。
-
腫瘤突變負擔(TMB):具有大量突變的腫瘤傾向于產生更多的新抗原,使免疫系統更容易識別和攻擊它們。TMB已成為預測CPIs反應的研究最多的生物標志物之一。
-
有效的t細胞浸潤:腫瘤中細胞毒性t細胞的存在對CPIs的有效性至關重要。這項研究證實,這些細胞的高浸潤與治療的更好反應直接相關。
-
腫瘤微環境中TGF-β活性:該因子影響腫瘤微環境中某些細胞的行為。高TGF-β活性可抑制免疫應答,表現為患者免疫治療后生存率較低。
-
既往治療:接受過既往治療的患者往往對免疫治療反應較差。
-
腫瘤增殖潛力:具有高增殖指數的腫瘤患者往往更具侵襲性,通常在治療后生存率較低。
邁向個體化癌癥治療
這五個因素為組織當前關于免疫治療反應的生物標志物的大量知識提供了一個框架。González-Pérez博士說:“到目前為止,許多研究都集中在識別和報告個體生物標志物上,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許多這些生物標志物可能是相同潛在因素的不同版本。”
此外,研究人員證明,結合這五個因素的多變量模型可以比單獨使用腫瘤突變負擔(在臨床實踐中經常使用)更準確地對患者進行分類,預測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概率。這一進展可能在未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為它可以防止低反應可能性的患者經歷CPIs的副作用,這可能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還可以幫助降低治療成本。
在國際隊列中的驗證
這項研究的亮點之一是在肺癌、結腸癌和黑色素瘤等癌癥患者的六個獨立隊列中驗證了這五個因素。“我們已經證實,這些因素在不同類型的癌癥和不同的患者群體中是相關的,從而加強了它們的臨床價值。隨著研究的繼續,可能會在其他類型的癌癥或更大的隊列中發現新的潛在因素,”Joseph Usset博士解釋說,他是巴塞羅那IRB的前博士后,現在在Vall d 'Hebrón腫瘤研究所工作。
該團隊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患者數據來創建更準確的模型。這些模型對未來潛在臨床應用的準確性需要通過前瞻性臨床試驗來驗證。然而,這一進步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即難以獲得像本研究中使用的那樣全面和詳細的數據。
“這項研究代表了理解不同腫瘤特征如何影響治療反應的重要一步。在未來,我們希望這五個因素將被整合到臨床實踐中,以指導治療決策,”Lopez-Bigas博士總結道。
Five latent factors underlie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文章來源:www.ebiotrade.com/newsf/2024-9/2024091218343159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