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修訂的《跨省調運種禽產地檢疫規程》。本規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運種禽及種蛋的產地檢疫。
規程表示,種禽的檢疫合格標準為:來自非封鎖區及未發生相關動物疫情的飼養場;申報材料符合本規程規定;按照規定進行了強制免疫,并在有效保護期內;臨床檢查健康;需要進行實驗室疫病檢測的,檢測結果合格;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的種禽到達輸入地隔離觀察合格后需要繼續運輸的,隔離觀察符合規定。
種禽貨主應當提前3天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并提供相關材料。
本規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運種禽及種蛋的產地檢疫。
經過選育、具有種用價值、適于繁殖后代的種雞、種鴨、種番鴨、種鵝等種禽。
本規程規定種禽的種蛋。
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鴨瘟、小鵝瘟、禽白血病、馬立克病、禽痘、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
3.1.1 來自非封鎖區及未發生相關動物疫情的飼養場。3.1.3 按照規定進行了強制免疫,并在有效保護期內。3.1.5 需要進行實驗室疫病檢測的,檢測結果合格。3.1.6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的種禽到達輸入地隔離觀察合格后需要繼續運輸的,隔離觀察符合規定。3.2.1 來自非封鎖區及未發生相關動物疫情的飼養場。3.2.3 供體動物符合本規程3.1.3?3.1.5的規定。
貨主應當提前3天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并提供以下材料:
4.1.1.2 需要實施檢疫種禽養殖檔案中的強制免疫記錄。4.1.1.3 飼養場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4.1.1.4 需要進行實驗室疫病檢測的,提供實驗室疫病檢測報告。4.1.1.5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種禽到達輸入地隔離觀察合格后需要繼續運輸的,提供檢疫申報單、原始檢疫證明、隔離觀察記錄及飼養場或隔離場出具的《種禽隔離檢查證書》(附錄2)。貨主應當提前3天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并當提供以下相應材料:4.1.2.2 需要實施檢疫種蛋供體動物養殖檔案中的強制免疫記錄。4.1.2.3 飼養場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4.1.2.4 需要進行實驗室疫病檢測的,提供供體動物實驗室疫病檢測報告。
鼓勵使用動物檢疫管理信息化系統申報檢疫。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接到檢疫申報后,應當及時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根據申報材料審查情況和當地相關動物疫情狀況,決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應當及時指派官方獸醫或協檢人員到現場或指定地點核實信息,開展臨床健康檢查;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4.3.1.1 查驗申報主體身份信息是否與檢疫申報單相符。4.3.1.2 查驗飼養場《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養殖檔案,了解生產、免疫、監測、診療、消毒、無害化處理及相關動物疫病發生情況,確認動物已按規定進行強制免疫,并在有效保護期內。4.3.1.3 查驗實驗室疫病檢測報告是否符合要求,檢測結果是否合格。4.3.1.4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種禽到達輸入地隔離觀察合格后需要繼續運輸的,查驗原始檢疫證明、隔離觀察記錄、《種禽隔離檢查證書》。4.3.1.5 查驗運輸車輛、承運單位(個人)及車輛駕駛員是否備案。4.3.2.1 按照4.3.1.1?4.3.1.3 規定查驗相關材料。4.3.2.2 查驗種蛋的收集、消毒記錄是否符合要求。按照《家禽產地檢疫規程》要求開展臨床檢查,還應當開展以下疫病檢查。4.4.1 發現消瘦、頭部蒼白、腹部增大、產蛋下降等癥狀的,懷疑感染禽白血病。4.4.2 發現生長受阻、瘦弱、羽毛發育不良等癥狀的,懷疑感染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癥。4.5.1.1 種雞: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4.5.1.2 種鴨、種番鴨:高致病性禽流感、鴨瘟。4.5.1.4 種蛋:檢測其供體動物相關動物疫病。4.5.2 通過農業農村部評審并公布的動物疫病無疫小區、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無需開展相應疫病的檢測。
參照《家禽產地檢疫規程》做好檢疫結果處理。
參照《家禽產地檢疫規程》做好檢疫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