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難以治療的疾病都會出現蛋白質形成團塊的現象,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機制很難研究,不過,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在納米大小的捕獲器中捕獲多種蛋白質。在捕獲器的內部,人們可通過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研究蛋白質。
這項題為“Stable trapping of multiple proteins at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using nanoscale chambers with macromolecular gates”的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這個項目的領導者、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化學系教授Andreas Dahlin表示:“我們相信,這種方法具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多種不同疾病的早期過程,并最終了解如何使用藥物來對抗這些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征之一是β淀粉樣蛋白在大腦中形成斑塊。若能更好地了解斑塊是如何形成的,也許就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在早期將其溶解,甚至完全防止其形成。如今有一些技術可以研究該過程的后期階段,但很難追蹤早期發展過程,因為斑塊還很小?,F在,這些新型捕獲器可解決這一問題。
此次研究開發的捕獲器是一種納米小室(nanochamber),小室的開口處有所謂的閘門,由聚合物刷組成。待研究的蛋白質以液體溶液的形式提供,經過特殊的化學處理后被吸附到小室的壁上。當閘門關閉時,蛋白質可以從壁中釋放出來,并開始相互移動。
在捕獲器中,你可以研究單個的蛋白質團塊,與同時研究多個團塊相比,它提供了更多信息。例如,團塊可能由不同的機制形成,具有不同的大小和結構。只有逐一分析,才能觀察到這些差異。理論上,蛋白質幾乎可以在捕獲器中保留任意時長,但目前的保留時間受到化學標記的限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成功實現了長達一小時的觀察。
他們將這項工作描述為世界上最小的閘門,只需按下按鈕就能打開和關閉。這些閘門仿佛變身陷阱,將蛋白質鎖在納米級的小室內。蛋白質無法逃脫,使得人們能夠長時間觀察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從過去的一毫秒延長到至少一小時。這種方法還可以將數百種蛋白質封閉在小小的空間內,這對進一步了解情況很重要。
“我們希望觀察和了解的團塊由數百種蛋白質組成,因此如果我們要研究它們,就必須能夠捕獲如此大量的蛋白質。小體積和高濃度意味著蛋白質會自然地相互碰撞,這是我們新方法的一個主要優勢,”Andreas Dahlin說。
研究人員還將繼續完善這種方法,以便用這種技術來研究特定疾病的病程。“這些捕獲器需要進行調整,才能吸引與你感興趣的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我們現在的工作是分析哪些蛋白質最適合研究,”他補充說。
(文章來源:www.ebiotrade.com/newsf/202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