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頌東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論文,闡釋了gp96介導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二者協同發揮作用的機制。
孟頌東團隊利用gp96細胞特異性敲除的小鼠模型,發現gp96蛋白對于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對腫瘤的殺傷功能、產生IFN-γ能力、對IL-15的反應性至關重要,敲除gp96后成熟的NK細胞比例下降了約25倍,對腫瘤抑制活性顯著降低,并對IL-15的反應大幅降低,說明gp96驅動NK細胞的發育成熟和免疫功能活化。進一步作用機制探究發現gp96蛋白與E3泛素連接酶Trim28結合,阻斷了Trim28介導對NK關鍵轉錄因子Eomes的泛素化和自噬溶酶體降解,表明gp96-Trim28-Eomes軸在調節NK細胞成熟和抗腫瘤、抗病毒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徐玉秀為該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頌東研究員、助理研究員李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等項目的經費支持。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426-5

圖. 熱休克蛋白gp96活化NK細胞的機制。
(文章來源:www.ebiotrade.com/newsf/2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