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一種新開發的靜脈注射“GPS納米顆粒”可以瞄準癌細胞,向與腫瘤生長和擴散有關的蛋白質傳遞基因打擊。他們在人類細胞系和鼠身上測試了他們的方法,以有效地敲除致癌基因,并報告說,這項技術可能會為臭名昭著的難以治療的基底樣乳腺癌提供更精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他們在ACS Nano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還提交了一份臨時申請,為這項研究中描述的技術申請專利。"我們開發了一種GPS納米粒子,它可以找到需要的位置。一旦到了那里(只在那里)它可以傳遞基因編輯蛋白,阻止癌細胞擴散。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我們證明了該系統對基底樣乳腺癌有效,”通訊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Dorothy Foehr Huck & J. Lloyd Huck納米醫學講座教授,核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Dipanjan Pan說。
與三陰性乳腺癌類似,基底樣乳腺癌的發病率可能比其他乳腺癌低,但治療起來卻要困難得多,主要是因為它們缺乏其他乳腺癌中發現的三種治療靶點。它們也往往具有攻擊性,會迅速生長腫瘤,并脫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這些細胞可以產生更多的腫瘤,這一過程被稱為轉移。
“轉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像三陰性和基底樣乳腺癌這樣的癌癥,”Pan說。“這種癌癥很難發現,在常規乳房x光檢查中也不會出現,它主要影響年輕人或非洲裔美國人,他們可能還沒有接受預防性護理。結果可能非常非常糟糕,所以當癌癥沒有被及早發現時,臨床對更有效治療的需求顯然沒有得到滿足。”
該團隊制造了一個特洛伊木馬納米顆粒,用特別設計的脂肪分子來偽裝它,看起來像天然存在的脂質,并將其包裝滿CRISPR-Cas9分子。這些分子可以瞄準細胞的遺傳物質,識別特定的基因并將其擊倒,或使其失效。在本例中,該系統靶向了參與誘導轉移的人類叉頭盒C1 (FOXC1)。
Pan將設計的脂質描述為“兩性離子”,這意味著它們在納米粒子的外殼上具有接近中性的電荷。這可以防止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納米顆粒。因為它被偽裝成一個沒有威脅的正常分子;并且可以幫助釋放有效載荷,但只有當脂質識別出癌細胞的低pH值環境時。為了確保脂質只在如此低的pH值下激活,研究人員設計了它們,一旦它們進入酸性更強的腫瘤微環境,它們的電荷就會轉變為正電荷,從而觸發有效載荷的釋放。
但是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地方,那么研究人員如何確保CRISPR-Cas9有效載荷能夠到達正確的目標呢?為了確保納米顆粒能與正確的細胞結合,他們附著了一個上皮細胞粘附分子(EpCAM),這種分子已知附著在基底樣乳腺癌細胞上。
“從來沒有人嘗試過用環境響應傳遞系統來靶向基底樣乳腺癌細胞,這種系統可以在基因上敲除感興趣的基因,”Pan說。“我們是第一個證明這是可以做到的。”
其他人開發了病毒傳遞系統,劫持病毒顆粒將治療帶到細胞中,以及使用納米顆粒的非病毒傳遞系統。Pan說,不同之處在于,他的團隊的方法是表面脂質只在目標環境中起作用,這減少了脫靶遞送和對健康細胞傷害的可能性。此外,他補充說,由于身體不認為脂質是一種威脅,因此免疫反應的可能性較小,他們在實驗中證實了這一點。
該團隊首先在人類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測試了這種方法,驗證了納米顆??梢栽谡_的環境中部署CRISPR/Cas9系統。他們證實,納米顆??梢栽谛∈竽P椭姓业酵ㄍ[瘤的道路,部署系統并成功地敲除FOXC1。
下一步,Pan說,研究人員計劃繼續測試納米粒子平臺,最終目標是將其應用于人類臨床。“我們也在探索如何應用平臺技術,”Pan說。“我們可以定制表面上的分子,它攜帶的有效載荷,并用它來促進其他部位的愈合。這個平臺有很大潛力。”
Context-Responsive Nanoparticle Derived from Synthetic Zwitterionic Ionizable Phospholipids in Targeted CRISPR/Cas9 Therapy for Basal-like Breast Cancer
(文章來源:www.ebiotrade.com/newsf/20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