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治療一種最常見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新方法。
由WEHI和Peter MacCallum癌癥中心領導的這項研究,在確定了兩種對這種侵襲性疾病的發展至關重要的新蛋白質后,能夠在實驗室中殺死白血病細胞并阻止癌細胞的生長。
這一發現可能會在未來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目前正在計劃開展一項基于這項研究的臨床試驗。
摘要:
-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在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實驗室模型中,靶向一種由兩種促癌蛋白調控的基因可以殺死癌細胞并阻止它們的生長。
-
在澳大利亞,每年有300多名成人和兒童被診斷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其中b細胞ALL是最常見的亞型。
-
這一發現可能會為這種侵襲性疾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研究小組還計劃開展一項臨床試驗來進一步研究。
澳大利亞每年約有5200人被診斷出患有某種形式的白血病。據估計,這些病例中有1500例是急性的,這意味著血癌突然出現并迅速發展。
眾所周知,白血病等血癌在成人中很難治療,50%的澳大利亞患者在第一輪化療后復發,隨后對進一步治療產生抗藥性。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副教授Ashley Ng表示,這對這些血癌的治療提出了獨特的挑戰,并強調了對新療法的迫切需求。
“澳大利亞約有13.5萬人患有血癌或血液疾病,每天有16人死于這種疾病,”WEHI研究員、彼得·麥卡勒姆癌癥中心和皇家墨爾本醫院的臨床血液病學家Ng副教授說。
“盡管多年來癌癥領域的醫學取得了進步,但血癌的發病率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47%。
“增加患者治療選擇的最佳方法是不斷提高我們對白血病癌癥行為和驅動其生長的原因的理解。
“我們的新研究已經確定了兩種對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展至關重要的蛋白質,擴大了我們對這些癌癥如何形成的認識。通過揭示白血病形成過程中的這一新的脆弱性,我們希望利用這一發現進行治療,并將其應用于其他形式的疾病。”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
主監管機構
Ng教授花了十多年時間研究一種調節細胞核基因活動的蛋白質,稱為ERG。這種蛋白質的失衡會導致血癌,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他之前的研究揭示了這種蛋白質在唐氏綜合癥相關血液疾病和正常血細胞功能中的關鍵作用,包括B細胞的發育過程,B細胞是產生抵抗感染的抗體所必需的。
第一作者Kira Behrens博士說,研究小組想要了解ERG與哪些其他類型的蛋白質一起促進白血病的發展。
Kira Behrens說:“我們研究了控制特定基因開關的蛋白質,以分析正常b細胞——以及嚴重的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如何發展的。”
“在分析了由ERG和另一種蛋白質c-MYC調節的基因后,我們發現這些蛋白質實際上是白血病細胞內幾個重要途徑和過程的主要調節劑。”
然后,研究人員縮小了范圍,專注于制造蛋白質所必需的一種途徑,即核糖體生物發生。
這使得研究小組把重點放在了對這一途徑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基因上,即POL I,它也由這些主調節蛋白控制。
該基因有助于指導一個重要的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如果出錯,可能導致癌癥的發展。
“通過用抑制劑靶向POL I,我們能夠殺死白血病細胞,并在臨床前和人體組織模型中阻止它們的生長。”
“這是一個令人驚訝而又非凡的發現,因為我們能夠揭示一條新的途徑和潛在的藥物靶點,有望在未來用于對抗白血病。”
該研究還涉及與圣文森特醫學研究所副教授Elaine Sanij的合作,她的工作重點是靶向POL I和核糖體生物發生在癌癥治療中。
Sanij副教授說:“研究結果表明,侵襲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一個亞群表現出一種對核糖體產生成癮的形式,核糖體是制造蛋白質的分子機制。”
“它們使這種侵襲性白血病對靶向核糖體產生的POL I抑制劑敏感。
“總的來說,我們的工作強調了開發這種新的癌癥治療方法來治療癌基因驅動的癌癥的重要性。”
合作的力量
研究中使用的一種靶向POL I的藥物是由彼得·麥卡勒姆癌癥中心開發的一種藥物。
Peter Mac實驗室研究的前副主任Rick Pearson教授說,研究小組希望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模仿這項研究,以幫助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
“我們與WEHI研究人員合作,確認我們的藥物有效靶向POL I活性,并證明其在阻礙白血病細胞生長和分裂方面的效力。
“這些發現突出了合作的力量,以及將各個領域的專家聚集在一起可以取得的顯著成果。
“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夠轉化為成功的臨床試驗,并有可能為醫生提供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新治療選擇。”
(文章來源:www.ebiotrade.com/newsf/20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