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炎癥在減輕肝纖維化中所起作用的新信息,肝纖維化與代謝性脂肪性肝病(MAFLD)有關,這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影響了多達40%的美國成年人。長期以來,肝臟炎癥一直被認為是發生肝纖維化的先決條件,組織的疤痕和增厚會損害肝臟的功能,這項新的研究表明,減少炎癥可能不會影響纖維化的程度。
“肝纖維化是造成慢性肝病和肝癌的關鍵特征。如果我們能控制纖維化,那么我們就能對肝臟疾病產生有意義的影響,”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醫學系副主席兼副教授Tamer salam醫學博士說。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認為靶向炎癥是減少mald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但這項新的研究表明,炎癥雖然仍然很重要,但可能不是纖維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發表在《臨床研究雜志》上的這項研究專門研究了一種名為脂多糖結合蛋白(LBP)的蛋白質,它參與了人體的免疫反應,以及LBP在小鼠中的功能。結果表明,肝細胞中沒有LBP的小鼠肝臟炎癥水平較低,肝功能較好,但纖維化沒有變化。
除了小鼠模型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來自大型人類數據集和來自不同疾病階段的MAFLD患者的人體組織樣本的遺傳分析,以檢查LBP功能喪失的后果。綜合證據表明,LBP不會改變疤痕組織標記物。
salam指出,需要進一步探索腰痛如何影響炎癥,以及其他因素是否能更有效地減少炎癥和減少纖維化。
“減輕疤痕負擔是治療晚期肝病的圣杯之一,”薩拉姆說。“這些結果表明,針對炎癥的某些方法可能不是一種可行的選擇,針對其他途徑的更直接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靶向纖維化并改善患者的預后。”
(文章來源:www.ebiotrade.com/newsf/2024-7/20240727024328973.htm) |